一、施工前准备
1.设备检查
确认钢烟囱已按图纸要求制造、检验合格,且与吊装、保冷或保温等有关零部件已预先焊上,防腐蚀处理后不能再对设备施焊。
2.表面处理
除锈标准:采用干法喷砂或喷丸除锈,达到GB 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中的Sa2.5级标准,即除去金属表面上的油脂、氧化皮、锈蚀产物等杂物,并清理干净。
预处理:打磨掉焊缝上的焊瘤、焊渣、飞溅物,结构转角、表面凹凸不平及焊缝表面应打磨平整或圆滑过渡。
分段施工:对于大型设备,若无法在8小时内完成喷砂除锈,可采用分段喷砂的方法,确保每段喷砂后8小时内涂刷第一道底涂。
3.环境控制
施工温度控制在5-30℃,湿度≤80%,避免在雨、雪、雾等恶劣天气下施工。
二、
1.底涂配制:取预配好的适量底涂,加入适当比例的配套固化剂,搅拌3分钟以上至均匀。
2.涂刷方法:用毛刷或辊刷涂刷1-2道底涂,用量约为0.20kg/㎡。若粘度略高或低温施工环境中,可适当添加5-10%的苯乙烯溶剂稀释,以增加涂层与基层的接合性。
3.涂刷间隔:底涂涂刷后,需在8小时内完成第一道鳞片胶泥施工,避免底涂暴露时间过长导致污染或失效。
三、玻璃鳞片胶泥施工
1.胶泥配制
取适量鳞片胶泥预混料,加入适当比例的配套固化剂,搅拌均匀。一次搅拌量控制在30分钟内用完,初凝时间应控制在40分钟左右。
2.涂抹方法
单层厚度:用抹刀单向均匀地将胶泥涂抹在涂好底涂的基础上,每道施工厚度(初凝后)为1.0±0.2mm,用量为1.5-2.0kg/道·㎡。
施工层数:通常情况下,施工2道即可;特殊情况下(如介质中含有固体磨料),施工厚度可增至三道。
端部处理:两次涂抹的端部界面应避免对接,必须采取搭接方式,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
3.缺陷修补
针孔、杂物:用砂轮机打磨清除,对针孔或贯通衬层的缺陷应打磨至底表面,并成坡形过渡,坡面与基体的夹角用溶剂清洗并干燥后,重新涂抹底涂和鳞片中涂。
漏涂、厚度不足:将该区域表面用溶剂清洗干净,干燥后再次涂抹施工料达到规定厚度。
四、面涂施工
面涂配制:取预配好的适量面涂料,加入规定量的固化剂,搅拌均匀。
涂刷方法:用毛刷或辊刷涂刷1-2道面涂,用量约为0.15-0.20kg/㎡。面涂的作用是保护鳞片胶泥层,提高防腐层的耐候性和美观性。
五、施工质量控制
厚度检测:每涂1mm厚度时进行检测,以确认涂层是否有针孔及其他瑕疵。总涂层厚度应≥2mm。
针孔检测:使用放电式脉冲电火花针孔仪检查针眼、孔隙,确保无漏检。
硬度检测:使用巴柯尔硬度计检测涂层硬度,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采摘于【宏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