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与标准先行:
作业必须严格遵循国家监管机构发布的《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及相关管理规定。需明确烟囱所在位置是否位于机场净空保护区内,并据此确定障碍灯的安装数量、分布梯度、光强等级和闪光频率。
设计需符合国家电气工程、防雷接地及钢结构安装等相关规范。
技术方案制定:
灯具选型:根据法规要求,通常中高光强LED航标灯已成为主流。其优点是寿命长、耗能低、性能稳定。
供电与控制系统:设计双路独立供电回路,确保主电源失效时能自动切换至备用电源(通常是UPS或柴油发电机)。必须安装光敏控制器,实现灯光自动启闭(黄昏亮,黎明灭)。
防雷与接地:烟囱是雷击高发点。灯具支架、电缆金属铠装层及设备外壳必须接入烟囱原有的防雷接地网,接地电阻值需符合规范(通常≤4Ω)。
作业前安全准备:
停机与隔离:协调生产部门,确保烟囱相关设备停止运行,并严格执行停电、上锁、挂牌(LOTO) 程序。
高空作业方案:采用“蜘蛛人"悬吊作业、搭建临时脚手架或使用高空作业车等多种方式。方案需经过审批,确保其安全可行性。
所有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配备双钩交替式安全带,并设置垂直生命线系统。地面设安全警戒区和专职监护人。
定位与支架安装:
混凝土烟囱:采用高强度化学锚栓固定预制钢基座。钻孔深度、清孔程度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确保拉拔力。
钢烟囱:可在设计位置焊接符合要求的不锈钢或热镀锌钢支架。焊接必须由持证焊工操作,焊后清除焊渣并进行防腐处理,防腐等级不得低于原结构。
使用全站仪或GPS进行精准定位,确保各层灯具的安装标高和环向位置符合设计方案。这是保证360°可见性的关键。
根据烟囱材质选择不同的固定方式:
电气施工:
电缆敷设需穿镀锌钢管或采用铠装电缆,并沿专用卡具固定,避免在空中晃动。管道接口处做防水弯,防止雨水顺电缆流入灯具或接线箱。
所有接线必须在防水防爆接线盒内完成,使用防水电缆接头(格兰头)。接线牢固,做好绝缘处理,并采用铜铝过渡端子防止电化学腐蚀。
灯具安装与调试:
将灯具牢固安装在支架上,调整好水平角度和俯仰角,确保光束方向无遮挡。
连接电缆后,用硅酮耐候密封胶对所有接口进行密封,确保防护等级达到IP65以上。
完成所有安装后,在地面进行系统通电调试。测试主备电自动切换、光控启停、闪光同步等功能,并在地面不同角度观察灯光是否全部可见。
合规性验收:邀请地方监管部门或由其认可的第三方机构进行现场查验,出具验收合格证明,并按要求将技术资料备案。
建立维护制度:
制定定期巡检计划(如每季度一次),检查灯具是否完好、透镜是否清洁、线路是否正常。
尤其在雷雨、大风等恶劣天气后,需进行特巡,检查防雷接地和固定支架是否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