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勘察与评估:
由专业工程师和安全员组成评估小组,使用无人机或高倍望远镜对旧爬梯及其所有固定支座进行初步宏观检查,记录严重锈蚀、变形及焊缝裂纹位置。
确定冷却塔的运行状态。必须停机,切断电源并上锁挂牌,确保风扇系统停止,避免作业期间突然启动导致的风险。
技术方案与工法选择:
整体更换 vs. 分段更换:根据爬梯腐蚀程度和冷却塔结构,决定是整体拆除后吊装新爬梯,还是采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分段替换工法。后者更常见,无需动用大型吊装设备,但对临时固定和人员衔接要求更高。
新爬梯技术标准:新爬梯的设计应符合国家荷载标准,材质建议采用热镀锌钢或不锈钢,以增强耐腐蚀性。所有焊接节点必须满焊,焊后清除焊渣并进行防锈处理。
专项安全预案(JSA):
办理高空作业、动火作业、吊装作业等所有相关危险作业许可证。
设置垂直生命线系统或配备带有自锁钩的防坠器,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双钩交替式安全带,实现“防坠保护"。
划定地面警戒区域,设置硬质围挡和安全警示标识,安排专人监护。
旧爬梯分段拆除:
作业人员通过原爬梯或搭设的临时脚手架抵达作业点。首要步骤是在旧爬梯顶部以上或坚固结构上安装牢固的临时锚点,架设生命线或防坠器,确保后续作业安全。
采用“先固定,后拆除"原则。使用绳索或吊带将待拆除的爬梯段临时固定在塔体结构上,防止其意外坠落。
使用液压剪、角磨机或冷切割工具解除旧爬梯与支座的连接。严禁使用热切割(如气焊),以防火星引燃冷却塔内部的易燃填料或聚集的可燃气体。拆除的部件必须用绳索缓慢下放至地面,严禁抛掷。
支座处理与新爬梯安装:
对保留的混凝土支座或钢结构支座进行检查。凿除松动的混凝土,对裸露的钢筋进行除锈防锈处理,必要时使用环氧树脂灌浆料进行结构修复,确保新支座的基础牢固。
采用“从上至下"的顺序分段安装新爬梯。上段安装并确认绝对牢固后,方可将其作为下段安装的临时支撑和安全保障点。
固定方式优先采用高强度化学锚栓或预埋钢板焊接。若焊接,必须办理动火证,清理周边可燃物,并配备合格的接火斗和灭火器材。所有焊口必须饱满,冷却后清除焊渣并涂刷富锌底漆和面漆,恢复防腐层。
附属安全设施同步安装:
根据规范,爬梯超过一定高度(通常2米以上)必须设置护笼。护笼的安装应与爬梯安装同步进行。
在适当间隔位置设置休息平台。
在爬梯入口处设置“必须系安全带"等安全警示牌。
全面检查:由第三方检验机构或业主方专业工程师对所有焊缝、螺栓连接点、防腐层进行100%检查。
荷载试验:对新安装的爬梯进行静载荷试验,验证其承载能力是否符合设计标准。
安全功能测试:测试防坠器在生命线上的滑动是否顺畅,自锁功能是否灵敏可靠。
文件归档:将完整的施工记录、焊缝探伤报告(如有)、材料合格证、荷载试验报告及验收文件归档,为设备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