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探查与内窥镜检测:首先需停炉冷却,由专业人员进入烟囱内部或使用工业内窥镜进行探查。重点检查耐酸内衬(如砖衬、浇筑料) 是否存在开裂、脱落、侵蚀性孔洞。烟气中的酸性冷凝物是侵蚀内衬、导致渗漏的首要元凶。
外部全面勘察:仔细勘察外筒壁,寻找裂纹与缺陷。工业烟囱因长期承受振动、热胀冷缩应力,常见于:
伸缩缝处:原密封材料老化失效,失去弹性。
混凝土结构裂缝:温度应力裂缝、结构沉降裂缝。
预埋件与钢平台连接处:薄弱环节,易因应力集中而开裂。
顶部与附属设施检查:检查烟囱顶部的防雨环板的焊缝是否开裂、螺栓是否松动。检查避雷针支座、航空警示灯基座等附属设施的防水密封是否完好,这些往往是雨水渗入的隐蔽通道。
冷凝水分析:若非雨水而是内部渗水,需分析是否为工艺烟气温度低于酸露点,产生大量冷凝酸液,穿透了受损的内衬。
内衬修复(治本之策):
局部损坏:清除酥松的旧衬里,采用专用的耐酸胶泥、耐酸浇筑料或喷射混凝土进行局部修复,恢复其气密性和抗腐蚀性。
大面积损坏:需考虑整体更换内衬,并重新评估工艺操作,避免烟气温度长期在露点以下运行。
混凝土裂缝与接缝治理(结构性修复):
压力注浆(微创修复):对于较深的结构性裂缝,采用低压注入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灌浆材料。此法能填充裂缝深处,恢复结构整体性,并有效阻水。
剔凿填充与抗渗封闭:对于表面裂缝与伸缩缝,需剔凿成“V"型槽,清理干净后,分层填充弹性密封胶或聚合物改性防水砂浆,最后在整个外壁涂刷一层无色透明的渗透型防水剂,既能保持外观又能形成憎水保护层。
顶部与节点密封(精细化作业):
对顶部的防雨环板、所有附属设施基座,除锈后,采用高性能 silicone(硅酮)或PU(聚氨酯)密封胶进行重新密封,这些材料耐高低温、耐老化,能适应工业环境的严苛条件。
定期专业巡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停炉内外部全面检查,建立档案,跟踪裂缝和发展趋势。
安装在线监测系统:对于关键部位,可安装湿度传感器或视频监控,实时监控内部状态,实现预测性维护。
工艺优化:协同生产部门,优化燃烧工艺,确保排烟温度始终高于酸露点,从源头减少冷凝酸液的生成。